掌心力量:功臣手模背后的强军印记
来源: 国防教育网 综合作者:侯鲁晋 李梓良 2025-03-10 16:12

掌心力量:功臣手模背后的强军印记

■ 侯鲁晋 李梓良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走进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营区,新塑成的功臣手模墙上,几个大字煜煜生辉,格外显眼。手模墙下,整齐排列着一块块镶嵌着功臣手模的展板,这些手模仿佛是一扇扇通往荣耀与热血的时光之门,每一个掌印都承载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强军故事,镌刻着军人对使命的无限忠诚。

image.png

组织功臣手模按印仪式。李梓良 摄

“你们看,这块手模,是退伍老兵陆承汉因救人荣获二等功。”“救人立的二等功?班长,你给我们讲讲他的故事呗。”在“铭记功勋·传承戎光”功臣手模按印仪式结束后,班长谭学舜向大家讲述陆承汉参与救人,立功受奖的来龙去脉:那是1990年1月的一天,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游览区吊桥断落,46名游客从近30米的高处掉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当时还是战士的陆承汉和文金余在此地游览,听到声响后的他俩,首先冲到出事地点,陆承汉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将遇险群众一一推向岸边,再由文金余逐个拉上岸。整个抢救工作长达3小时,46名游客中除了溺水死亡3人外,其余全部被救上岸。陆承汉被总队荣记二等功,还出席了“全国学雷锋标兵座谈会”,受到江泽民、李鹏同志的亲切接见。

image.png

一等功功臣代表按手印。侯鲁晋 摄

image.png

比武竞赛斩获佳绩功臣按手印。侯鲁晋 摄

image.png

按手印。侯鲁晋 摄

“3个小时的救援,不知道我能撑不得撑得住。”“军人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执勤站岗中,更多的是为人民服务当中。”“我要练强本领,在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出一份力。”……全体官兵全部投来羡慕和崇拜的目光,被这些独特的展示所吸引。

image.png

立功受奖人员集体在手模墙前合影留念。李梓良 摄

image.png

在官兵见证下,功臣把手模挂在手模墙上。侯鲁晋 摄

image.png

在官兵见证下,功臣把手模挂在手模墙上。侯鲁晋 摄

这些手模大小不一、纹理各异,有的手掌宽厚粗糙,布满了老茧和伤痕,那是无数次高强度训练、执行艰难任务留下的痕迹;有的手指关节粗大,诉说着在训练场上与器械千百次磨合的艰辛。它们不是简单的印记,而是功臣们奋斗历程的生动见证。

image.png

老班长向新兵讲述手模背后的故事。侯鲁晋 摄

image.png

班长向新兵讲述手模故事。侯鲁晋 摄

而在军事竞赛的舞台上,吴仕凯的手模同样闪耀着光芒。他是单位里的全能尖兵,在参加总队比武时,面对来自全省的尖子选手,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一路过关斩将。为了提升跑步速度,他无数次反复练习短跑+耐力跑,卡时卡点卡步数。在决赛的关键时刻,他那健步如飞的双腿,每一步每一秒都在自己的“算计”之中,一举夺得第一名头衔。他的手模,是竞技场上拼搏精神的生动诠释。

image.png

新兵之间相互交流手模故事。侯鲁晋 摄

这些功臣手模,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褒奖,更是激励全体官兵的精神火种。新同志在训练疲惫想要放弃时,来到手模墙前,看看这些手模,便能从那粗糙的纹理中汲取力量,重新振作;老同志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挑战时,凝视手模,回忆往昔的热血岁月,坚定继续冲锋的决心。它们如同无声的号角,时刻提醒着每名官兵:在强军之路上,唯有拼搏与奉献,才能铸就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