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接力:一座烈士墓,近千人祭扫
来源: 国防教育网 综合作者:莫馥瑜 陈钟艺 赵炫超 2025-04-04 14:39

▲视频:雷州民兵与师生70年接力祭扫剿匪烈士墓。莫馥瑜、陈钟艺、赵炫超)

70年接力:一座烈士墓,近千人祭扫

■ 陈钟艺 莫馥瑜

英灵不朽,山河永念。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广东雷州组织民兵队伍和当地师生进行祭扫活动,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情怀。在英利镇谭龙村,一座仅5米见方的烈士墓前,围聚着近百名前来祭扫的人员。这座独墓埋葬着一位上世纪50年代牺牲在此的烈士,21岁的湖南籍战士杨玉淮因参加剿匪而牺牲后,战友和群众将他的遗体按照当地习俗安葬在一片密林中。

在祭扫活动现场,民兵队伍分列两排,护送手持白菊的师生代表进入墓园,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肃立默哀。随后,民兵与学生分别清理墓周杂草、描红烈士碑文。

image.png

image.png

参与祭扫活动的六年级学生卓子诗说道:“每年来到这里,都会听到杨玉淮烈士的故事,他生前除了参加战斗行动,还会教当地村民识字认字、唱红色革命歌曲。”为这座单独的烈士墓进行祭扫活动,当地已经坚持了70余年。据统计,自1954年起,当地累计组织祭扫活动70余次,参与人次超3000人次。

image.png

image.png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附近村庄就组织民兵巡逻守护烈士墓,当地群众和学校师生也都会在清明节期间祭拜先烈,守护烈士墓是国防教育的生动实践。”民兵连长周敬贵手握毛笔描红碑文、一笔一划尽显敬意。从干群接力到军民共护,70多年的薪火相传,他们不仅让碑文常新,更将英烈精神融入日常。活动尾声,民兵与学生共同举起右手,军礼与少先队礼在烈士墓前庄重交汇,诠释着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