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原因:对印反击战,解放军大获全胜后,为什么主动后撤?第五条是主要原因!
来源: 雪域老兵吧 综合作者:茂戈 2022-12-26 10:46

对印反击战,我们为什么主动后撤?


1962年10月20日,面对印度不断地疯狂挑衅,我解放军忍无可忍地发起自卫反击战,“两个耳光”(两场战役)下去,立即将印度打懵了!至11月20日,我军共毙、俘印军87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在东线越过“麦克马洪线”,抵达印度阿萨姆平原边缘。在西线则清除了所有入侵印军的据点。


微信图片_20221226104307.jpg

我军参战部队的官兵,欢呼我军对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取得胜利!(摄影:蓝志贵)


就在印度上下人心惶惶处于亡国的一片阴影之中时,11月21日,我国单方面宣布停火,主动后撤。为了表现诚意,我解放军不仅退回到战争开始以前的实际控制线,还从实控线继续后撤 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


这一举动立即震惊了世界,也让士气空前大涨、准备乘胜追击的解放军指战员们感到不可思议!直到现在,我们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一次的主动后撤感到疑惑和不解!那么,我军为什么要主动后撤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微信图片_20221226104311.jpg

张国华司令员在达旺给部队做后撤动员


一、后勤补给问题,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对印反击战之前,印度是断定我们是不会自卫反击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补给的问题。


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根本无力支撑中印边境长期作战!但是,自卫反击战后,印军看到我军的补给相当充足,不仅弹药管够,连解放军吃的都管够!印军就一直想不通,还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


随着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深入,最后打的更是后勤补给!西藏高原地区补给本身就非常困难!对印自卫反击战,尤其是第二阶段的战役,印军太不经打了,一打即溃,我们只好撵着印军打,一直追到印度阿萨姆平原边缘,战线一下子拉找了,相应的后勤补给线也拉长了。再加上11月之后,大雪封山,我解放军极有可能被封在藏南,对军队的后勤补给将会造成极大的困难。


因此,曾有一些所谓的军事专家,讲到对印反击战我军为什么全线撤军时说,最主要的是因为后勤补给困难。


这方面的原因是有的,但是——我国当时虽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但西藏部队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和“南泥湾”精神,储备了不少粮食(张国华司令员曾被戏称为“地主”也不是浪得虚名的),加上藏族兄弟踊跃支前,后方不断支援,补给并不算大问题!


据统计,在整个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共向前线运输各种物资6. 57万吨,其中有3. 57万吨来自西藏军区的战前储备,0.4万吨来自西藏翻身农奴的无偿支援,2.6万吨来自内地支援。


据相关数据:共有三万名翻身农奴(农奴翻身后,支援我军对印反击作战的热情空前高涨)参与支前。西藏地方动员牲畜数万头,向前线输送了112万公斤青稞面,3万公斤酥油,66万斤牛羊肉,以及15万斤蔬菜,仅是在达旺方向,民工们就向前线输送了250万公斤的各类物资。


同时,民工还积极抢修公路,林芝地区的民工就抢修公路6条共300余公里,山南地区民工抢修公路76公里,还开辟便道121公里。另外,战争物资供应主要还靠汽车从上千公里外的中国内地运上来。我军在8—10月份动用8个运输团4000多辆汽车从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昼夜不停地运输战略战备物资。


微信图片_20221226104320.jpg

藏南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我指战员。走在前面的是419部队阴法唐政委,右一是419部队政治部主任魏克。该图由魏克之子魏星提供!


二、地理位置与气候问题,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一场战役,我们就打到了达旺;第二场战役,冲在最前面33团田启元团长率领的官兵距离新德里也只有300公里路程了!


大家都知道,我解放军从实际控制区到藏南,中间有一座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大家也都知道,西藏边防11月到次年4月,西藏边防开始降雪,积雪有时深达几米,大雪封山随时都有可能。从干线公路通向藏南战场的支线公路,因为大都需要进入或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随时都有可能封闭。


所以,我解放军对印自卫反击战为什么要选择在10月和11月,因为这两个月就是打仗的窗口期。从十二月开始如果大雪封山。我们的支援部队进不去藏南,而藏南的部队也出不来!


如此一来,由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造成了对我解放军的不利条件!当然,这不仅仅是我解放军补给的问题,还有此条件对印军更为有利,此地理位置离印度更近,印军的后勤补给更为方便快捷!如果我解放军不主动撤离,印军再组织兵力反扑,情况似乎就会有点不妙了!


但是,对于有着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作风的解放军来说,这都不是问题!比如朝鲜战争,我解放军面临的地理、气候以及补给问题,比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可严峻得多,我解放军不照样打胜利吗?


更何况,当时的藏南在我解放军的控制范围,我解放军可以利用大雪封山前的窗口期,大量运送补给到藏南。同时,藏南平原较多,海拔较低,农业基础好,适合耕种,我军可以就地进行生产,解决一部分给养。


另外,我解放军在藏南的群众基础好——这一点可以查阅曾在我们“雪域老兵吧”平台推出的时任“藏字419部队”政委阴法唐的回忆文章《我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时任《高原战士报》编辑、前线记者、著名作家杨星火的自传体小说《喜马拉雅之战》,从这两位前辈的回忆文章里可以看到,达旺、德让宗一带的老百姓有藏族、门巴族等,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与西藏其他地方一样。我军干部战士帮老百姓挑水、打扫卫生,医疗队免费看病,文艺团体演节目,宣传队放电影,主动帮老百姓收割庄稼……群众很快就对我军产生了深厚感情,为我军提供情报、带路清剿印军、参与支前工作。我军撤离的时候,大家还依依不舍,不少人掉眼泪,自动组织敬酒、献哈达。


事实证明,我军是能在藏南立足的。


微信图片_20221226104323.jpg

达旺群众为我军部队送行


三、国际形势所逼,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之时,中国不仅与美国交恶,而且与曾经的“老大哥”苏联的关系也非常紧张。而印度之所以胆敢在中印边境胆大妄为、肆无忌惮,不惜以战争的手段挑剔中国,就是因为他背后有美苏两个大国撑腰!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是直接的:1962年10月23日,由英美等北约成员国组成“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援助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其中一些装备是来自英国二战期间剩余军事物资。11月3日,向印度提供十亿美援的军事援助。11月4日,第一批约十架美军运输机先后降落在加尔各答机场,满载大炮、坦克及大量轻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11月19日,美军“企业号”航母驶入孟加拉湾。同时,肯尼迪又提出可以支援印度两个中队的B—47轰炸机、12个中队的超音速战斗机,以及相关雷达、通讯设备,帮助印度取得空中优势……


对于苏联来说,苏联对印度的支持则是“偷偷摸摸”的:1959年中印边境朗久事件发生后不久,苏联立即向印度提供了15亿卢布的军事贷款。1960年4月,苏联又向印度提供了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苏制武器援助。不仅培训印度的飞行员,还提供之前曾明确拒绝提供我国的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1战斗机(包括该型飞机的设计图纸)。战争爆发后,苏联于10月23日紧急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武器和弹药,还派了军事顾问,计划协助印度与我军作战,但军事顾问还没到前线,对印自卫反击战就宣告结束。


印度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大败之后,情急之下丢掉“不结盟运动”领袖的假面具,要求美国、苏联增加援助,甚至公然给美国总统写信,让他们也进场跟中国开打。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面临的国际形势是非常险恶的——但是,仔细想想,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又哪一次怕过他们呢?从朝鲜战争到珍宝岛之战,还有苏联对中国进行的核讹诈等等,中国都没有丝毫怕过他们!


其实,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有利用印度当炮灰,持久消耗我国内力的险恶用心,以便坐收渔翁之利!我国就是看穿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在达到其预期的政治目的之后,果断收手,不给美苏两国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221226104331.jpg

1962年12月初,在拉萨,参战部队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胜利归来。(摄影|蓝志贵 )


四、台湾形势所迫,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自从国民党丢了大陆后,蜗居台湾的蒋介石整天盘算着反攻大陆,50年代初还列出口号: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但是,在经历了东山岛之战、一江山岛战役等之后,国民党折兵损将、惨败而归。


60年代初,蒋介石认为机会来了,于1961年4月1日在台北县大埔小湾秘密成立国光作业室。相应的,海陆空三军司令部也分别成立光明作业室、陆光作业室和擎天作业室,以协助完成“国光计划”,很快制定了代号为“国光一号”的反攻计划。该计划把主攻方向放在福建,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建立滩头阵地,主要是以两栖作战方式,动用一个陆战师,由舰至岸运动,在漳州漳浦将军澳突袭登陆;第二阶段是建立立足地区,根据后续部队的情况,计划动用8个步兵师,在30天内占领泉州至漳浦地区;第三阶段是建立攻势基地,预计共动用14至16个师,在登陆90天内攻取漳平、龙岩、南平、梅州、兴宁、潮汕。


从1962年年初开始,台海当局便进行战争动员,积极准备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党及时得知了国军的反攻计划和大规模动员的情报。1962年5月14日,总理听取罗总参谋长等汇报中印边境斗争问题后指出:我们的主要注意力,仍应在海上。


1962年6月初,我军紧急动员8个战备值班师、2个铁道师挺进福建,同时令12个步兵师作好准备,随时入闽;令空军15个师、30个团作好参战准备。


我党还制定周密的备战计划:第一步按50万人打3个月,第二步按50万人打半年,后再视情况,按300万人打1年的需要量进行准备。


因此,在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前后,我军的主要战略方向不在西南,而在东南。我军不想在这个方向与印度陷于一场持久消耗的战争中,从而分散和削弱主要战略方向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21226104334.jpg

1962年12月13日,德让宗,我军缴获的准备归还给印度的印军武器及军用装备。摄影|蓝志贵


五、我军主动后撤的主要原因居然是……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我解放军主动后撤的主要原因,其实在反击战结束后毛伟人会见总指挥张国华司令员时就指出来了。毛伟人称:“我们打了一场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


何为“军事政治仗”?简单地说就是以军事手段解决政治目的的仗;同样,“政治军事仗”简单地来说就是为了政治打的一场军事仗。无论是“军事政治仗”还是“政治军事仗”,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政治目的就是我国一直主张的用和平手段解决中印边境问题。


这就必须要提到我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先提出来正是因为印度: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得到了印方的赞同,并写入了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1957年,毛伟人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才逐渐被世界认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但是,印度却在边境问题上关闭了和平解决问题的大门,不断以军事手段挑剔,我们这才不得不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二场战役全面打响的第一天,即11 月 18 日由于印度军队的迅速溃败, 印度总理尼赫鲁和总统拉达克里希南不得不发表声明称: “印度一向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19日,毛伟人从《参考资料》上看到这一消息,当即批示: “突然大谈和平解决。送总理阅。请外交部研究一下, 印度领导过去几天,是否有过十八日这种论调。”20 日,中央研究,做出了一项令世人大吃一惊的重大决策: 从2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


毛伟人曾说:“多年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想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印度都不干,蓄意挑起武装冲突,且越演越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俗话说,不打不成交,也许我们反击一下,边境才能安定下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有希望实现。但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境问题是不行的。”


这一番话充分说明我们进行自卫反击战的真正目的!所以,在痛击印军之后,我们的“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已达到目的。为了展现我方的足够诚意,我们主动后撤。


毛伟人表示:“我们这次主动采取的措施,将使全世界人民看得更清楚,谁爱好和平,谁要战争。”此后,中方遣返了全部被俘的印军官兵,归还了所有缴获的印军武器和物资。


同时,毛伟人还说:这一仗可保中印边境30年和平。是的,中印边境确保了30年的和平。如今又一个3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享受着这一仗带来的战争红利。其战争红利,我看还能再享受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