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逆行者”!漳州退役军人抢险救灾群像
■ 戴伟国
受台风“韦帕”外围环流持续影响,7月20日至22日,福建省漳州市多地遭遇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猛烈袭击,城乡积涝、山体滑坡风险骤增。面对严峻汛情,漳州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闻“汛”而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广泛组织动员镇村退役军人力量,火速投入抢险救灾最前沿,排查隐患、转移群众,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
灾情就是命令。在积水严重的芗城区石亭街道,近百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应急分队紧急集结。队员们无惧风雨,逆向而行,蹚着没膝深的积水,深入社区、村庄腹地,仔细排查每一处危旧房屋、低洼易涝点和地质灾害隐患。发现受困群众,立即组织转移;遇到堵塞的下水道,挥锹奋力清淤。他们争分夺秒,以高效的协作全力排除内涝险情。
退役军人吴明杰协助转移受困群众。
龙海区程溪镇退役军人叶志强,在暴雨预警发布后第一时间冲向灾情最重的村落。“水涨得很快,必须马上走!”面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叶志强毫不犹豫地俯身背起,或小心翼翼地搀扶臂膀,蹚过积水护送至安全安置点。对心存侥幸不愿撤离的村民,叶志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常常在风雨中苦劝半个多小时,直至对方点头同意。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数十名群众得以安全转移。
退役军人叶志强逐户排查,转移受困群众。
在龙海区港尾镇格林村新圩溪,持续暴雨导致一处护坡泥土松动,裂缝扩大,严重威胁下游民房安全。退役军人、村干部苏宝平临危不乱,火速组织起一支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应急救援队。队员们肩扛手抬沉重的沙袋,在泥泞湿滑的陡坡上连续奋战数小时。雨水与汗水交织,模糊了视线,但他们咬紧牙关,用实际行动在坡体前垒起了一道临时防线,成功遏制了险情扩大。
退役军人苏宝平组织应急救援队用沙袋垒起临时防线。
诏安县官陂镇,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顶风冒雨开展“敲门行动”。他们逐户排查,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坚决落实“应转尽转,应转早转”。转移途中,他们化身最可靠的“拐杖”和“脊梁”——或紧紧搀扶步履蹒跚的老人,或毫不犹豫地俯身将其背起——确保转移过程安全无虞。群众抵达安置点后,志愿者们又马不停蹄地协助登记信息、分发物资、安抚情绪,并有专人负责动态管理,实时关注群众需求。截至7月22日,全镇已有12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持续坚守在防汛一线。
退役军人志愿者协助疏导渔船。
在平和县霞寨镇、芦溪镇,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堵塞了主要村道和排水沟渠。退役军人村干部黄智民沉着指挥,紧急协调、调运挖掘机等大型设备,亲率队伍冒雨抢修。机械轰鸣清理路面淤堵,队员们挥锹疏通沟渠杂物,争分夺秒排除内涝积水,全力抢通这条关乎救援和民生的“生命线”。退役军人何林杰到山岗村查看因降雨导致的房屋漏雨情况。
退役军人黄智民协调抢修道路。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当前,漳州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相关抢险力量仍保持高度警惕,严阵以待。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密切关注风情雨情变化,全力以赴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确保辖区群众“风雨无忧”。
(本文图片由戴伟国、陈燕华提供)